同工同酬是什么?
《勞動法》第四十六條規定: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同工同酬是指用人單位對于技術和勞動熟練程度相同的勞動者在從事同種工作時,不分性別、年齡、民族、區域等差別,只要提供相同的勞動量,就獲得相同的勞動報酬。
同工同酬體現著兩個價值取向:確保貫徹按勞分配這個大原則,即付出了同等的勞動應得到同等的勞動報酬;防止工資分配中的歧視行為,即要求在同一單位,對同樣勞動崗位,在同樣勞動條件下,不同性別、不同身份、不同戶籍或不同用工形式的勞動者之間,只要提供的勞動數量和勞動質量相同,就應給予同等的勞動報酬。
同工同酬的條件是什么
1、勞動者的工作崗位,工作內容相同。
2、在相同的工作崗位上付出了與別人同樣的勞動工作量。
3、同樣的工作量取得了相同的工作業績。
同工同酬的內容是什么
1、男女同工同酬。
2、不同種族、民族、身份的人同工同酬。
3、地區、行業、部門間的同工同酬。
4、企業內部的同工同酬。
勞務派遣同工同酬
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2012年12月24日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勞動合同法修正案草案審議結果的報告,進一步明確了被派遣勞動者與用工單位同類崗位的勞動者適用相同的勞動報酬分配辦法。
同工同酬是勞動合同法規定的一項重要原則。但勞動合同法實施以來,一些企業對被派遣勞動者與本單位勞動合同制職工實行不同的工資福利標準和分配辦法,許多被派遣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社會保險、企業福利等與用工單位的勞動合同制職工相比差距較大。因此,勞動合同法修正案草案規定,勞務派遣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的合同及協議符合同工同酬的規定。
此外,勞動合同法修正案草案還規定,勞務派遣只能在臨時性、輔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崗位上實施。
一些常委會委員和地方、部門提出,應進一步明確勞動合同用工是我國企業基本用工形式,勞務派遣用工不能成為用工主渠道,只能是一種補充形式。
具體了解同工同酬的內容,才能在勞務派遣中保證自己的利益不被侵害。使自己在勞務派遣中能夠更加的自如。
|